110年3月26日~4月4日 春季華嚴誦經會暨清明祭祖法會

文/涂惠屏老師

       2021年3月26日到4月4日,僑愛佛教講堂啟建春季華嚴誦經暨清明祭祖法會,上午八點開始,由自莊住持主法,十天法會期間,諷誦《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至卷四十。每日第二支香,由自莊住持為大眾開示經文法要。圓滿日上午誦完第四十卷經﹤十定品﹥後,接著普佛。下午舉行三時繫念超薦佛事一堂,法會於晚上八點,圓滿結束。

 

 

        華嚴春季誦經法會適逢清明時節,祖師們秉持中國傳統的孝道精神,也為圓滿信眾報答親恩的心願,慈悲安排了如此殊勝的法會,讓信眾與僧眾法師們一起廣修供養,禮讚諸佛,誦經聞法,念佛持咒,並將所有功德普皆迴向,祈能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於知恩報恩的修持中,仗佛力加持,使過去者蓮品上升,現在者福慧增長,實為冥、陽兩利的的修行因緣。

 

        法會期間,自莊住持於每日開示時,會先展開《華嚴經》七處九會三十九品圖表,引領大眾理解當日所誦的品卷,於澄觀清涼國師所著的《華嚴經疏鈔》中是第幾會?會場在何處?放光別?入定別?誰為會主?為何分次?周次?同時參考澄觀大師所著《華嚴經隨疏演義鈔》為大眾開示所誦品卷的法要,旨在為大眾提點誦經時應如何作意思惟,才能深入經藏,獲得法益。

 

       首日,自莊住持由《大方廣佛華嚴經》經名中的意涵說起。所謂「大方廣」是在說明所證的「法」,「大」與「廣」是形容此法之寬闊無有邊際,「方」則說明其正,法的妙境原本無法以言語說明,勉強形容,則法之體、相、用,即為大、方、廣。而「佛」是覺者,是證了大方廣無盡法界的人。「華」同「花」義,也代表種種善的種子,是譬喻成就「佛果」所種下的善因以及所修的萬德,故而稱「因華」。「嚴」就是以覺行來莊嚴三世間之意,華嚴則表徵以萬行因華的光明淨妙,來莊嚴大方廣佛的果德。「經」則有貫串前後法語、法意,契於理、合於機,使不散失之義。

 

       《華嚴經》第一會共有六品十一卷經,世尊於菩提場中成正覺時,放眉間及齒間光,入毘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以普賢菩薩為會主,開演了﹤世主妙嚴品﹥、﹤如來現相品﹥、﹤普賢三昧品﹥、﹤世界成就品﹥、﹤華藏世界品﹥、﹤毘盧遮那品﹥共六品十一卷經文。說佛果的依、正二報莊嚴,令眾生由欣慕而生信。自莊住持此時為大眾說明《華嚴經》與其他經典的不同處即在《華嚴經》是從果地來談因行,先談佛果的莊嚴,使大眾升起信樂之心,再談修行的次第,與一般先講因才談果的說法順序迥然不同。在第一品﹤世主妙嚴品﹥中,佛始成正覺,各種莊嚴殊勝的境界便一一出現。先是佛光遍照,接著是十方佛剎微塵數的菩薩出現,皆以「普」為名號之首。另有依序而來的十九類神眾、十二類天眾、以及天龍八部等三十九類世主,其數無量,皆曾發願隨佛護持聞法。接著在﹤如來現相品﹥中,諸菩薩、天神大眾、各類世主,共同發起四十個問題。關於佛果的德用和體相各有十問,關於化用周普有十問,關於因德深廣又有十問,這些問題皆是引發往後各品經的內容。此時,普賢菩薩出現在毘盧遮那如來前,承佛力加持進入「一切諸佛毘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普賢三昧品﹥則是在說明此三昧的體用廣大、甚深無盡。接著,普賢菩薩從三昧定起,承佛加持,為大眾回答﹤如來現相品﹥中的提問。在﹤世界成就品﹥中,普賢菩薩以諸佛的智慧,宣說世界海成就的十種事以及其中的內涵和因緣。自莊住持提醒信眾,不同的眾生創造不同的世界,世界是依眾生的福德因緣而住,清淨世界就是依智慧而住,雜染世界就是依煩惱而起。我們有甚麼樣的福德因緣就住在甚麼樣的世界。所以,世界由心想生,若我們希望能改變自己的世界,就要先改變自己的心念和習性,多種善因,讓善緣增長,惡緣不生。﹤世界成就品﹥就是在說佛的依報和正報,我們若能聞法起修,念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使身、口、意安定清淨,智慧增長,我們的世界也可以漸次離惡向善,成為清淨莊嚴的佛土。

 

 

        法會第三天來到﹤華藏世界品﹥,自莊住持先說明所謂「華藏」就是指大蓮華裡含藏著世界的種子,因為蓮華是花果同時生長的,所以象徵「因」圓滿的時候,「果」也成就了。因此,華藏就象徵佛以大願和大悲所成就的依報莊嚴佛土。這個由香水海所圍繞的華藏世界有二十重,在第十三重,就是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雖然也在大蓮華內,雖然有十方諸佛與我們同住,為何我們卻不容易見到佛?自莊住持為大眾說明雖然每個人都有如來佛性,卻因無明煩惱覆纏,造作種種輪迴的業,使我們生於佛土卻無法見佛。因此,唯有透過修行,讓身、口、意三業清淨,正報清淨,才有可能感召外在依報的清淨,得以見佛以及光明的佛國淨土。第一會「舉果勸樂生信分」的經文,都是在說明如來依報和正報的莊嚴,讓我們據此產生信心來展開修行的次第。

 

       法會第四天入第二會,在普光明殿,世尊放兩足輪光。文殊師利菩薩為會主,另有覺首、財首、寶首…等九首菩薩各從其世界帶領菩薩眾來拜詣世尊。這九位菩薩與文殊菩薩的互問互答說出了十信法門,計有:﹤如來名號品﹥、﹤四聖諦品﹥、﹤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淨行品﹥、﹤賢首品﹥等六品、四卷經,進入「修因契果生解分」。自莊住持先以當日剛誦完的﹤淨行品﹥為大眾開示。文殊師利菩薩於﹤淨行品﹥中,以「善用其心」及一百四十條大願回答了智首菩薩所提的一百一十個問題,也就是如何成就一百一十種功德的修行方法。其中有十一條在家願、十五條出家願、七條坐禪觀、六條明將行披掛、七條澡漱盥洗、三條寤寐安息願…諸如此等,皆為依緣起觀,以一切現前的事物來訓練觀行,隨時提高警覺,巧發大願,達到防非止惡、離過成德的清淨行。文殊菩薩教導智首菩薩這個清淨行法,使他能依理而入,隨事修行,以清淨心勤修菩薩萬行,追求佛果菩提。﹤如來名號品﹥雖談佛之名號無量無邊,但也指如來之身、語、意周遍一切,應眾生而「有」,使眾生得以各別認識如來,隨其因緣,接受各種說法教化,使其得到圓滿成熟。﹤光明覺品﹥中,世尊從其兩足輪下,放百億種光明,照耀三千大千世界,如此不思議的光明所至之處,無物不現,無理不彰。所謂因光明而覺,因覺而光明。以此覺悟的法性,使信心增勝,發起修行之心。﹤菩薩問明品﹥藉由文殊菩薩和覺首菩薩等九首菩薩共十聖,相互問答,所展開的十甚深法,為十信法門的初學菩薩說諸法因緣,以培養正信正解。由緣起教化中明白業果差別,由業果而說法、福田、正教、正行、正助、一道,最後是佛境難思,共為十法。文殊代表妙慧,九首菩薩代表九種大行,透過問與答的方式,彰顯其妙慧通於眾行,眾行成於妙慧的境界。

 

 

      《華嚴經》第三會,毘盧遮那佛以其自在神力,不起菩提座,上昇至忉利天須彌山頂的忉利天宮,世尊放兩足指光,以法慧菩薩為會主,為已圓證十信位者,說十住法門,共有﹤昇須彌山頂品﹥、﹤須彌山頂上偈讚品﹥、﹤十住品﹥、﹤梵行品﹥、﹤初發心功德品﹥、﹤明法品﹥等六品三卷經。因為依根本智而住,故能永不退轉於賢位。自莊住持於開示時特別舉﹤明法品﹥中的經文為大眾說明,菩薩初發心,是何等可貴。經文云:「佛子!菩薩摩訶薩初發求一切智心,成就如是無量功德,具大莊嚴,昇一切智乘,入菩薩正位,捨諸世間法,得佛出世法,去、來、現在諸佛攝受,決定至於無上菩提究竟之處。」但是,佛法修行的法門是不可限量的,十住位圓滿後,應如何進階修習,才能繼續趣入十行法門?自莊住持進一步說明法慧菩薩對十住菩薩的精進修行提出十種不放逸法、十種令所行清淨法、十種令一切諸佛歡喜法、十種令諸菩薩速入諸地法。菩薩若能依教精勤修習,成就菩薩行願,具足諸佛功德,則能滿一切眾生的願,令一切眾生歡喜,令眾生歡喜就能令諸佛歡喜。

 

       第四會於夜摩天宮,如來放兩足趺光,以功德林菩薩為會主,入菩薩善思惟三昧,說十行法門。計有﹤升夜摩天宮品﹥、﹤夜摩宮中偈讚品﹥、﹤十行品﹥、﹤十無盡藏品﹥等四品三卷經。十住既圓,續說行法,中賢位的十行法門,主修十波羅蜜,成就十無盡藏資糧。十行法門內容略為:1.歡喜行:喜心行施,亦令他喜;一切能捨,三時無悔。2.饒益行:以持淨戒,饒益自、他。3.無違逆行:修忍辱行,離瞋恨心。4.無屈撓行:勤修精進,廣修善法。5.離癡亂行:常修定意,遠離愚癡、虛妄分別。6.善現行:知法實相,般若現前。7.無著行:以無著心起諸所行。8.難得行:成就種種殊勝善根、智慧等法,由此法二利之行,更增修習。9.善法行:成就種種化他善法,能為眾生作清涼池,守護正法,佛種不絕。10.真實行:成就第一誠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語、行相應。十行法門之後則以﹤十無盡藏品﹥總結此會,並依此作為勝進入十迴向位的基礎。

 

       第五兜率天宮會,如來放兩膝足輪光,以金剛幢菩薩為會主,入菩薩智光三昧,說十迴向法門。共有﹤昇兜率天宮品﹥、﹤兜率宮中偈讚品﹥、﹤十迴向品﹥等三品十二卷經。自莊住持為大眾說明迴向就是以少善根引無量果,就如一粒小小的種子,未來可以長成大樹,結實累累。同時,迴向也就是發願,為利益眾生、利益自己的菩提佛果而迴向。就因為迴向具有廣大利益,所以,十迴向總通於十信、十住、十行、乃至於十地、等妙覺的修行階位。此法門純粹是以大悲心來救護眾生,將所修習的一切善根、福報,迴向於有情眾生而無執著,屬上賢位。以能迴向的心為心、所迴向的行為善行,唯有能、所一如,才算是如法迴向於三處而無障礙,所謂:大悲普覆,故迴向眾生;大智上求,故迴向菩提;入理雙寂,故迴向實際。

 

 

       第六會在他化自在天宮。如來放眉間毫相光,以金剛藏菩薩為會主,入菩薩智慧光明三昧,說十地法門。有﹤十地品﹥一品六卷經。之前的三賢進修位滿,解、行、願三德亦已周圓,如今進位十地。但是,如經中所言,金剛藏菩薩受到佛陀威神力以及十方諸佛的加持,從三昧正定中出,向菩薩大眾說十地法門,然而,金剛藏菩薩卻只講出了十地的名號,就安住默然。經過解脫月菩薩再三的禮請,金剛藏菩薩才表明,為了避免菩薩眾因聆聽如此甚深法門,而產生疑惑墮入惡道,故而不說。解脫月菩薩不願放棄,因為十地是聖位菩薩果位,一切佛法皆以十地為根本。與會菩薩都希望金剛藏菩薩能為大眾演說十地法門。此時,世尊從眉間放出清淨光明,名為「菩薩力焰明」周遍普照十方世界,加持所有在場的菩薩大眾,金剛藏菩薩承佛神力後,便宣說菩薩應修行的十種智慧地。菩薩於初地中願求一切佛法;第二地離心垢;第三地願轉增長得法光明;第四地入道;第五地順世所作;第六地入甚深法門,能入滅定;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滿足菩提分法。從初地乃至七地,菩薩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從第八地乃至第十地,無功用行皆悉成就。

 

        法會第八天四月二日,台鐵發生太魯閣號出軌事件,造成嚴重傷亡。講堂信眾對於生命的無常,陷入一種無奈的憂傷情緒。自莊住持於四月三日的開示中表示「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宇宙世間的一切,都是依著因緣法則運行的。緣起則生,緣散則滅,隨因緣變化的種種無常,也隨時都在發生。身為佛弟子的我們,對境時一面要觀察因緣果報的關係,一面要能提起正念,以佛法迴向往生者或是身心受創的人,要更懂得珍惜生命,學習關懷身邊需要照顧的人,把握自己暇滿的人生,為利益更多的有情而精進修行。自莊住持接著以108年圓經活動的影片轉換大眾的情緒,發起大眾的信心。並以僑愛佛教講堂的過去、現在、未來為重點開示,一則感恩信眾與僧眾和合努力,所成就的過去種種,一則祈許未來,大家能夠繼續同心合力,讓僑愛佛教講堂的光明和溫暖,接引更多的人願意來到佛的身邊共同修習。

 

 

 

 

       法會圓滿日,上午10點普佛,下午2點開始舉行三時繫念佛事一堂,禮請證豪法師為主法和尚。法會中,藉由禮請諸佛、菩薩,慈悲接引歷代先亡、累世冤親,無祀孤魂等眾,來此道場,聽經聞法,禮佛求懺,發願皈依,仗佛之力,令得心開意解,蓮品上升,往生極樂。晚間8時,十天法會圓滿結束,眾人不辭辛勞,依然相約隔日回講堂,打掃環境,恢復整潔。法喜,是使心靈安住的力量,而安住是我們報佛恩最有力的行持!   

 

 

 


回上頁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