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10月20日~29日 秋季華嚴誦經會&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
轉妙法輪誦華嚴 諸佛菩薩隨其解 廣宣正法辯才智 現大神通化眾生 
                                                 文/天學
 
 
    桃園市大溪區僑愛佛教講堂,自10月20日起至29共十永日,天照住持及常住僧眾,領眾修習秋季華嚴誦經法會。此乃接續春季華嚴誦經會後的第四十一至第八十卷經,春秋二季完成一整部《華嚴經》。此次從第七會到九會,由差別因、差別果至平等因、平等果,〈十定品〉後的修因契果生解分至依人證入成德分,從等覺至妙覺。每日分五支香,早上八點始至下午四點三十分結束,法會中除誦經還唱誦「遮那妙體」、「華嚴字母」,圓滿日當天適逢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午供唱誦觀音大讚以茲慶賀,下午14點50分,禮佛大懺悔文接蒙山,延生普佛及送聖。
 
本經是如來成道後的第二七日於菩提樹下,為文殊、普賢等法身大士宣說的自內證法門,乃教法中之根本法輪,故稱「稱性本教」。又因根本教法屬頓教法門,因此亦稱「初頓華嚴」,經中內容記述佛陀的因行果德,開顯出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妙旨,構築重重無盡的宇宙景觀和諸佛境界。
 
 
    法會期間,天照住持隨文解釋〈十定品〉、〈十通品〉之要義。〈十定品〉雖屬修因契果生解分,但屬親證之位,以普賢為依因、依人、依法之定用。〈十定品〉為何再會普光明殿?即是二會所說十信法門,歷經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到第七會又重回至普光明殿,此以顯成就等覺位不離於正信,等覺位之成就亦不離三賢十聖之修行,六位因法皆成就,則能顯法地的莊嚴,成就佛德是從覺悟中來,以「一念」相應法界,入「剎那際三昧」是就以「圓融」來論,等、妙二覺將五十二階位之「別」,會歸於「總」,起果德大用,等同於佛。
 
    〈十定品〉就修行位階,屬修因契果生解分之差別因,是位後之因相,住位到等、妙覺位的六位因法,從因中說所證之果,是因賅果海,若就果德來說則是果徹因源。十大定乃定慧等持、以定顯用、依用明慧。《華嚴經》的六位行法特色在「行布不礙圓融,圓融不礙行布。」由十信滿心即能頓翻彼際,以因果相契不離初心。
    第三天住持肯定的說各位菩薩你們相信因果嗎?回答相信。在日常生中不起瞋心,是真得很容易,故《華嚴經•普賢行品》卷四十九說道:「若諸菩薩於餘菩薩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故」起一瞋心,則成就如是等百萬障礙門。然而瞋心有過患?經文告訴我們,要「修習十種正法」,能「疾得菩提」。修習十種正法,進而可「具足十種清淨」、「具足十種廣大智」、「得入十種普入」,乃至「住十種勝妙心」等等。舉要言之,生活中請善護自己心念,與人互動,當視之如幻如夢,如影如響,幻夢一場,如幻如夢根本難做到,若深知因果的不爽應放下一切互動中不耐煩的情緒,廣開心量接受所有的順緣(緣起),如此,不生起執念之心,方能減少落入起瞋心之因緣。
 
 
    23日、24日天蓮寺主開示為讓大眾能領悟出更清楚的方式,既從攝大經「七處九會三十九品四分五周因果」之圖表,說明《華嚴經》的階位與架構,第八會〈離世間品〉為「託法進修成行分」乃「成行因果周」,地點是三會普光明殿。普賢菩薩為說法主,會中;普慧菩薩代表大眾請法提出二百個問題?普賢菩薩則以二十門答十信問,二十門答十住問,三十門答十行問,二十九門答十迴向問,五十門答十地問,五十一門答因圓果滿等、妙覺之問,故有普慧雲興二百問,普賢瓶瀉二千酬。
 
    初通五位之因,後明八相之果。五位因者:即住、行、向、地、等覺,八相果者:即降兜率、入胎、出胎、出家、降魔、成道、轉法輪、入涅槃。此託圓融法界,進修成行,位位交羅,一位具足一切位,呈現圓融之果。〈離世間品〉在此正是說明修行成就的佛菩薩能夠超越時空之限制,又無過去現在未來時間之束縛,泯除方所空間之概念,無量刼是一念,雖離世間而未離,說未離又究竟離。
 
   《華嚴經疏》曰「離」在此具二義:一、性離:指世間性空,故應出離,即出世間之意。二、事離:指菩薩因心懷大悲,能隨順因緣常行於世間,又因深具妙智,故能處世間而不染,達於悲智雙融、動靜無二,於世與出世無有障礙。如〈入法界品〉經文所說:「行於世行不染世法,能益於世非世所壞。普作一切世間依止,普知一切眾生心行,隨其所應而為說法,於一切時恆得自在。」
 
   《華嚴經》即是一本成佛的教科書,末了寺主再用簡易方式解釋《大方廣佛華嚴經》的經題:「大」者乃包含之意,「方」即軌範之義,「廣」即周遍之義,總說為宇宙間一真法界之體用,既廣且無邊際,此乃佛陀所證得真如心境之體、相、用,即稱「大方廣」。「佛」乃最極果,為證入大方廣無盡法界之人,「華」為菩薩所修的十度萬行,成就萬德圓滿果體的因行之譬喻。「嚴」指莊嚴,即是開演因位萬行,以嚴飾佛果之深義,此為「佛華嚴」。此乃以文殊菩薩的大智,運用普賢菩薩的大行,來莊嚴清淨法身毘盧遮那佛果上的體大、相大、用大,所以稱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整部《華嚴經》開演繹五十二個因行萬行的階位,以闡釋莊嚴之佛果。
 
 
    25日、26日、27日由自莊法師開示:第九會〈入法界品〉共二十一卷經,佛在逝多林給孤獨園大莊嚴樓閣,文殊及普賢等五百大菩薩、大聲聞並無量世間主之聚會。佛放眉間白毫相光,以大悲入師子頻申三昧,普賢菩薩則演說師子頻申三昧之十種法句。文殊菩薩說頌稱讚佛,諸菩薩都得到無數大悲法門,從事利樂十方一切眾生。善財童子在本會中定慧雙遊無境不契,於文殊菩薩座下發菩提心學得依止參訪善知識,他於觀音菩薩座下學得「菩薩大悲行解脫法門」,實為菩薩乘之妙境。聽受甘露法門後,在參訪寄位於法雲地的第四十一參釋種瞿波女,她成就「觀察一切菩薩三昧海解脫門」。接著拜謁摩耶夫人,以下十一位善知識,乃會緣入實相。摩耶夫人此時已成就了「菩薩大願智幻解脫門」,摩耶修因實德,階位已是等覺,由於等覺方能親生佛。
 
摩耶在授於法界的業用之中;顯現現在遮那之母、過去諸佛之母、未來賢劫千佛之母、結橫豎無窮。《華嚴經疏》卷五十九解析說:菩薩願大為一切諸佛母故。智大;一權智即能起大願,能成幻事。二實智即是般若,生佛真身。願智之體相是虛故名「幻」,《華嚴經》云:「幻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幻智故能無不為」。又此菩薩願收普賢,智收文殊,皆入大幻同為般若亦名佛母。有智不住生死、有悲不住涅槃,廣大法界乃禪定中顯現不可思議之境界此在《華嚴經》中闡釋無遺。所以無論修持、境界、善知識、眷屬、果位等,皆超越一般凡夫的意識與境界,經典引導具善根者入於涅槃彼岸。
 
 
圓滿當日下午1點30分誦《華嚴經》卷八十及誦經功德殊勝行,第五支香禮佛大懺悔文、蒙山、延生普佛與送聖等,於此人人法喜充滿。天照住持會後再次感謝大家,法會期間協助講堂大寮及大殿的義工菩薩,從早到晚無一日缺席,以其虔誠不退之心,使大眾身心安康自在和諧,吉祥如意中菩提道上福慧駢臻,皆共成佛道。

回上頁
上一則
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