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5月21日 佛陀聖誕浴佛法會
浴除貪瞋痴煩惱 佛勤修習戒定慧 節為承續傳統時 如浴佛身顯覺性
文/ 天學
 
                                                 
    僑愛佛教講堂112年05月21日,為紀念佛陀濟世度眾生之精神,報答佛恩啟建浴佛法會。上午9點第一支香,戒定真香、楞嚴咒後接拜願,此虔誠拜願讓大家種下菩提善根之根苗。第二支香住持開示及浴佛儀式,在常住法師溫馨的引導下,讓參與者昇起法喜的莊嚴,浴佛偈的唱誦聲使紛擾不安的心頓時安穩。除自己參加浴佛法會外,亦可廣邀親朋佳友同來,幫助親友種下得師長、三寶攝受的因。下午1點30分恭誦《普賢行願品》,晚課誦《佛說阿彌陀經》及蒙山施食,以此功德迴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祈願普羅大眾居處無恙,於修習佛道中皆能離苦得樂。
 
 
自莊住持開示:所謂聖人不出,萬古如長夜。佛陀出生印度藍毗尼園,因有釋迦摩尼佛的出世,娑婆世界眾生方得以聽聞、修持佛陀教法,得解脫輪迴苦,以致佛誕日可說是給眾生帶來希望與福音的日子。漢地在(農曆四月初八)這天以洗浴佛的儀式來紀念佛陀的出世。《浴佛功德經》告知我們:供養佛的色身舍利與法身舍利有無邊的功德。從事相上看,浴佛屬於對佛色身舍利的供養,得福德資糧。若能了解浴佛深邃內涵,則內心安立「為自己能修學佛法,幫助眾生解決苦樂問題?祈願正法久住」,此才是對佛陀法身舍利最殊勝之供養,更可積集殊勝的智慧資糧。
 
 
    另一則是《舊雜譬喻經•卷第二》第六○經說:貧苦少年以「無所住」之心供養佛陀一粒果子,釋迦牟尼佛則以顯現神變力得知,該少年供養之心是如何的虔誠與清淨。於是佛陀將此甘果再輾轉供養十方世界的諸佛菩薩,於此當下該少年證得無生法忍,佛即為他授記:此人將來必當成佛,佛號「果尊王無上正覺」,國土如同阿彌陀佛淨土一般莊嚴。佛陀再告阿難言:長者不同,他以心「有所住」的供養僧團,雖然豐厚齊備,但他期望以此供養福德,能得滅度解脫之果報。此譬喻說明若能以恭敬、平等、不求回報的歡喜心布施,即使是平凡微小的施供,亦能感召無量福德,及發啟本具光明的性德,斷除煩惱垢障,種下轉凡成聖之清淨明誨善因。此亦說明若心無所住,所得功德將不可思議。
    
    眾生原本皆有清淨的佛性,卻被無明塵垢所矇蔽,希望藉著浴佛來洗清,來淨化我們的心,恢復本具如來的性德。學佛法不僅僅為儀式而已,儀式乃提醒大家了知佛法真理的偉大,佛法是要吾人融入於生活之中,在生活裡顯現流露佛陀之智慧與慈悲,慶祝佛陀誕辰應從自我內心做起,用無畏的悲智願力來自利利他。如何解了自我身心之障礙,提升心靈境界品質,學佛陀發四弘誓願,與佛一樣清淨完美,做個慈悲又有智慧的人。
 
 
    吾人要慶幸自己能夠遇見佛法,策勵自己不斷的增上,不要輕易放過此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機會,種下成佛之正因。佛法能啟動眾生的自覺性,由此儀式因緣,進而對自我身心做淨化反省及檢討,達到滅欲離塵之療效。佛陀乃眾生導師也是大醫王,引領我們了生脫死。此佛誕日,奉行世尊之教法,人人發願學佛成佛。下午1點30誦《普賢行願品》,第二支香《阿彌陀經》接蒙山,於歡悅中今日法會告圓。
 

回上頁
上一則
下一則